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產物,是數字經濟時代最具發展潛力的新領域,將引領未來制造業發展新方向。
作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代表著國家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重要發展方向,已經成為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工業體系的神經中樞。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專家測算,2017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規模約為5700億元,2017年到2019年年均增長約為18%,預計2020年將達到萬億元規模。
隨著工業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工業控制網絡和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工控系統暴露在互聯網上,安全隱患不斷增加。
數據顯示,在2016年全國工控安全大檢查中發現的工業控制網絡和關鍵基礎設施的漏洞和威脅共計6萬余個,其中“中高危”漏洞占比達50%以上,甚至在部分企業里發現了2010年引發伊朗核電站離心機事件的震網病毒和引起2015年烏克蘭電網全網宕機事件的BlackEnergy(黑暗力量)病毒。
工業智能化和工業互聯網作為我國經濟變革難得的戰略窗口期,加強關鍵基礎設施及工業網絡的安全防護能力和威脅感知能力迫在眉睫,保護國家基礎設施安全已經刻不容緩。
2017年12月,工信部印發《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系統工控安全管理工作體系基本建立,全社會工控安全意識明顯增強。建成全國在線監測網絡、應急資源庫以及仿真測試、信息共享、信息通報平臺(一網一庫三平臺),態勢感知、安全防護、應急處置能力顯著提升。
隨著國家對工業互聯網安全發展的重視,一方面通過底層設備自動化升級帶動工控產品需求,另一方面為工控企業服務化轉型提供了契機。
目前國內主流工控企業產品已經覆蓋工控驅動層、控制層、反饋層等多個領域,并且低壓變頻、伺服等產品也已取得重大突破。國內工控企業已經能夠滿足國內設備自動化升級絕大部分的需求,同時OEM市場的快速發展有望為本土企業提供彎道超車的機會。
未來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本土企業憑借對行業的理解有望充分享受工業互聯網帶來的盛宴。